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视察调研

关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调查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7-10-31 23:47  点击率: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孕育和发展,我县的乡镇企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形成了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和效益的企业群体。为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岁末年初,我们有选择地到一些乡镇和企业进行了调查。

现 状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县乡镇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积极抢抓机遇,不断开拓进取,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运行质量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平稳增长,并在全市处于较前位次。

  彭岭工业区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全力集团位于全国洗涤行业前列,进军上海、四川、合肥、安庆等地并多业并举,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后劲;八一纺织器材厂的胶辊胶圈出现供不应求局面,并逐步打入国际市场;浩川纸厂等一批企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之后,通过深化改革和招商引资恢复生机,在盘活存量和扩大增量方面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源潭塑料制品厂、箱石包装材料厂、祥圣工贸公司和个私企业小天鹅、冠生园、大和纸业等发展势头良好。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乡镇企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年都召开一次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奖励为乡镇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负责人在政治上给待遇、经济上给实惠;去年,又通过对“杜埠事件”的查处和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不断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优化环境。

  乡镇企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就业空间和农村经济发展空间,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我县乡镇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而积极的贡献,但是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一、发展速度趋缓。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我国经济战略上提出与国际接轨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商品市场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作为乡镇企业发展基础的粗放型、依靠卖方市场的、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受挫,我县大多数乡镇企业陷入困境。从近几年统计数据反映,全县乡镇企业数量在逐年下降(1998年的18166个降至2000年的8312个,其中工业企业由1998年的7817个下降至2000年的2180),全县年产值500万以上的工业企业不足30家。相当一部分乡镇已很难找到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企业,有些乡镇近年来也很少在发展上做文章。除“全力”系列产品、“潜阳”胶辊胶圈、源潭塑料制品厂复膜袋等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定影响外,其余企业在县外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已不多。

   二、发展氛围不浓。思想认识混乱、管理服务软化、政策落实不到位等不良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如有的地方对乡镇企业的认识不尽一致,甚至有偏见,看消极面多,看积极面少;有的乡镇对发展乡镇企业认识不高,措施不多,或者思路不清,束手无策;领导环境、舆论环境,县直有关部门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等都有所弱化。

  三、乡村集体企业改制步伐不快。乡镇企业当年机制比较灵活,适应市场,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部分企业产权模糊不清、机制退化、政企不分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制约乡镇企业的发展。县政府虽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但改制进展缓慢。有的乡镇对改制认识不统一,尤其是效益尚好的企业改制阻力较大。

  四、经营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一部分企业负责人经营能力赶不上企业的发展,企业几十万资产时还行,上百元、千万资产时,经营起来就费劲,搞盲目决策、盲目经营。缺乏人才和先进经营理念是阻碍乡镇企业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的突出问题。

建 议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乡镇企业

  从现实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来看,乡镇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虽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入世后乡镇企业 如何发展仍值得我们探讨。江泽民总书记曾经多次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一项重大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各级领导对此一定要有战略眼光。今年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指出,要“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我们认为,要发展乡镇企业,前提是思想观念、认识境界的提高。要继续大张旗鼓地宣传乡镇企业的历史地位、现实贡献和在县域经济中重大作用,在全县上下形成要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共识,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战略重点,作为重中之重高看一层,厚爱一分。要全面理解乡镇企业的含义,在对象上,凡是在乡镇范围内办的企业,凡是由农民投资办的企业,凡是以镇名义办的企业,都属乡镇企业范围。在领域上,要坚持一、二、三产业一起上,贸工农、种养加、产加销齐发展,只要市场需要,能保证质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能上什么项目就上什么项目,能搞多大规模就搞多大规模。

  二、在结构调整中选准发展重点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上,乡镇企业要在知识密集、科技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竞争中占取优势,多数是不可能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只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并注意用高新技术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嫁接,以开发经营较高技术含量,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合市场发展方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现阶段要宁少勿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有限资金,开发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潜力产品。要坚持谁的项目回报率高就支持谁,做强做大,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大局。再不能超越县乡财力搞一些劳民伤财的项目。

  要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从资源、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多方面考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应该更可行而且更现实。乡镇企业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天然联系,而农业、农民和农村,刚好是农产品加工业赖以生存的基本土壤。因而,乡镇企业转向农产品加工业,无论在产业布局、劳动力素质、投资能力、产品成本等方面都能占取优势。可以说农产品加工业将是乡镇企业二次腾飞的重大历史机遇。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据发达国家统计,食品生产每增加一人,相应的工商业可增加7人就业。

  三、招商引资要加强项目工程建设

  乡镇企业发展的障碍表面上是资金短缺,事实上不是资金不足,而是对资金的引诱不足。一旦有了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有利可图的项目,  民间投资就有了方向,外商投资就有了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总是在追逐利益中奔流不息。近年来,我县一批国有、乡镇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起死回生就是例证。因此,只要加强项目工程建设,按照市场的要求充分加以发掘,使众多的投资卖点最大限度地显性化、明朗化,潜山也会成为充满吸引力的投资热土。

  要高层次组织包装项目,对项目资源潜力、市场前景、效益指数,进行科学论证,把大项目做细,小项目做精,做到既切实可信,又具有充足的吸引力。要高效益运作推介项目,充分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体传播项目信息。要抢抓入世后各类生产要素,大举进入中国的先机,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企业加紧建设中西部生产基地的先机,抢抓台商纷纷抢滩大陆的生机,抢抓中央和省市增加投资的良机,敏锐捕捉招商机遇,尽快打通投资渠道。要营造一种全民珍惜项目,各界关注项目,层层运用项目的浓厚氛围。

  四、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

  建议实行县几大班子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实行常年挂钩,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制定发展目标,思路与措施。特别在企业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上给予宏观指导,从而有效地防止企业微观经营失误现象。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要求,迅速帮助解决,落实到位。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强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领导,不断研究、探索加快发展的新途径、新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各类新问题,积极帮助现有企业加快改制步伐,并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二○○一年十二月

Copyright © 2002-2023 政协潜山市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潜阳路368号 电话/传真:0556-8928211
备案号:皖ICP备110206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221号 技术支持:炫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