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视察调研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复兴”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07-18 10:45  点击率:

市政协人资环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一、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活化利用协同互进,在文物古迹保护修缮、传统建筑改善利用、空间环境综合整治、市政设施配套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活力持续提升。

(一)保护管理机制日臻完善。为加强名城保护复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委市政府精心部署、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规格“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行动”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九组”负责保护利用工作各项任务的推进与落实;出台了《潜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行动三年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市委书记梅耐雪、市长王国林多次亲临一线督导调度,为名城保护复兴把脉定向、谋篇布局;市政协聚焦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大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市直有关部门主动履责、通力协作,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三层保护体系,组织编制了《潜山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潜山市天宁寨—龙井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名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系列保护规划。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二)名城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潜山形胜,扼大别山襟长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县城自汉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起,为县、郡、州、府治所2000余年,1996年获批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范围东至东关河,南至公园路,西至幸福河,北至北门河,总面积约1.82平方公里。城区内历史街道以横向东西街(今潜阳路)、后东街和纵向南北街(今南岳路)、舒台路组成“井”字状主干骨架,形成天宁寨-龙井巷历史文化街区、东关河-梅河生态休闲景观带、南岳路特色商业文化景观轴和潜阳路功能拓展轴,雪湖、学湖、南湖及以剧团、电影院、状元巷、五显路、一厂等为代表多个历史遗存点的“一寨、一带、两轴、三湖、多点”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框架。古城轮廓逐渐清晰,肌理风貌日趋凸显,立足山水花园历史文化名城定位、融“名山、秀水、古城”于一体的名城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三)文化资源特色不断彰显。潜山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境内薛家岗遗址、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太平塔、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等国家及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有“孔雀东南飞传说”、官庄桑皮纸制作技艺、痘姆陶器烧制技艺等被列为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0余项,省级非遗传承基地3处,省级非遗工坊1家,国家及省市级非遗传承人45名;官庄镇官庄村、龙潭乡万涧村等18个村被列入中国及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422处传统建筑被列入潜山市传统建筑保护名录。丰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融合形成的“薛家岗文化”“古皖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等交相辉映,历史文化名城“家底”逐步夯实。我市先后荣获中国文化百强市和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试点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第一批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四)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以天柱山为龙头,以文旅融合发展为主线,立足各地资源禀赋,统筹推进“文化+”“+文化”战略,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拥有历史文化遗产A级景区、景点近20家,改造利用传统历史建筑建成开放民宿70余家。薛家岗遗址公园、皖光苑、程长庚及张恨水故居、山谷流泉文化园、痘姆古陶非遗传习基地、红源潜山展示馆、二乔公园、雪湖公园等人文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盘活传统建筑,推动地方特色文化与自然资源深度融合形成的龙潭万涧古戏楼、官庄德馨庄等乡村旅游聚集区精彩纷呈。文旅融合发展的“潜山路径”日渐清晰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通过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复兴,在文化资源挖掘整理、文旅融合提质发展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创新实践,但相比山东、江西等地保护利用的经验与成效,仍有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遗存严重缺失。受自然灾害及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过度开发、人为损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我市见证时代变迁和凝聚乡愁记忆的牌坊祠堂、亭台塔阁、老街古巷等历史文化遗存难见踪迹,护城河、古城墙、古井等少量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的遗存也濒临消失,与山东邹城、江西永新古城遗存保护相对完善相比差距较大。市委大院、电影院、剧团等现存不多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缺乏相应保护措施,城市个性正逐渐消解。

(二)传统风貌遭受破坏。一批丧失经济与生活功能但具有一定文化与研究价值的传统建筑被拆除损毁,名城历史文脉延续中断;嘉宜时代广场、财富广场、市立医院等一批新建建筑,在高度、体量、形式上对区域内的空间环境及视觉景观产生严重影响,“山水城”一体化特色景观被破坏,名城风貌参差不齐,文化生态日益脆弱。相比江西金溪古城,在城市空间规划及文脉延续与重构方面的创新实践值得学习借鉴。

(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杆线入地缺乏统筹,污水入湖、杆线占道、“蛛网”纵横影响城市形象。主干道路面较窄,停车场空间不足,布局不均,交通运行不畅现象时有发生;环城游憩带尚未形成,休闲空间占比较小,口袋公园文化元素融入不够,实用性、便民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基础配套与旅游功能整合急需扩容提档。

(四)人文业态功能衰退。东西南北街、雪湖中学、利民中学等名称被重新更名,所承载的社会人文和历史信息逐渐模糊,新建道路街巷命名缺乏人文内涵;旅游休闲特色街区尚属空白,部分文化传承场所闲置,载体作用发挥受限。相比山东东平,我市四牌楼、东关街等街区布局杂乱、业态低端陈旧,文化及商业功能衰退,市场活力严重不足。

三、意见与建议

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复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因此,我们需要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探索打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潜山模式”、“潜山样板”,切实在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风貌上下真功夫,上硬措施,持之以恒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推动名城之名实至名归。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快名城保护利用体系建设

一是健全体制机制。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综合管理保护机制,在县级层面成立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保护中心),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历史传统建筑权利人协同推动历史传统建筑保护利用;实行历史传统建筑动态评级管理,并将动态评级结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成立历史传统建筑暨传统村落保护协会,充分发挥专家学者、本土乡贤、村民代表等积极性,共同参与做好历史传统建筑日常管护工作。同时,健全相关要素保障机制,在现有每年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基础上,探索设立名城保护专项基金,建立历史传统建筑保护利用推介项目库,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利用工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同科研院校、专业机构、社会组织的研学合作,建立历史传统建筑保护利用专家库、工匠人才库及数字化保护信息平台,会同科研院校建立专业人才委托培养机制,稳步壮大历史传统建筑工匠队伍。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以江西永新古城保护更新为借鉴,委托高水平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名城片区城市设计,强化名城设计对保护更新规划实施的指导性。在明晰历史街区定位的前提下,明确历史城区内建筑“留改拆”分类,引导和控制各类新建和留存建筑的风貌、体量、形式等要素,同步将城市设计成果融入名城片区控规之中,优化完善控规内容,以“运营前置”思维,集策划、规划、景观、建筑、文化、产业、资本、运营等要素于同一个研究平台,多位一体、“面对面”勾勒整体性发展蓝图,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以高质量规划设计引领城市有机更新。

(二)推进名城风貌格局整治提升

一是补齐设施短板。摒弃大拆大建模式,延续传统街巷系统,将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作为名城保护和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由小变大、由散变整”住区街区片区化统筹改造思路,加快老城区路网、线网、污水管网改造整治,科学利用闲置空间,加强停车位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补足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旅游交通网络,推动新老城区有机衔接、功能互补。鼓励和引导居民在整体规划导则范围内进行自宅改造,共同推进城市更新。

二是重塑名城风貌。围绕专家团队整体设计,结合城市迎山接水的自由形态与人文内涵,坚持山水城一体化修复保护,疏浚美化(亮化)城区河、湖水系,修复自然驳岸、湿地、滩涂等生态功能,再现渡口、码头、塔阁等历史景观意象,构建滨水休闲廊道、人文风貌景观带、环城游憩带等路径,严控滨水建筑的高度体量,留足发展空间,增强名城内重要空间节点和街巷对山水环境的感知度,改善滨水街巷望山视线,缝合山水城关系,打造一峰相迎,两水绕城的山水城一体化空间格局。在山水城一体化格局框架内,保持肌理基本不改、居民基本不迁、社会网络基本不变,从点、线、面三个层面为需要改造的建筑及空间节点量身定制更新措施,通过街景重构、风情打造、空间营造等具体手段,采用微改造、微更新“绣花”功夫,赋予老城新内涵,焕发古建新活力,形成以点带面、围点打援的方式,分步推进建筑与环境整治,渐进式促进城市风貌全面提升。

(三)优化城区商业业态功能布局

一是统筹业态布局。立足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深度挖掘整理文化资源,在坚守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聚焦设计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重、难点环节,按照街区业态植入系统性规划与新老城互联互通、功能互补的要求,及时优化制度框架,调整业态结构布局,坚定不移推进老城提质、新城扩容,为活化利用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历史城区业态突出创新传承,用“旧瓶”装“新酒”,让“新”业态讲好“古”皖故事,焕发老城新活力;新城业态要围绕旅游“六要素”,依托山水一体、“三富”资源丰富的自然生态优势,协调城市周边环境,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养生、文化体验、商贸经济、生态宜居于一体的文旅康养综合体,丰富旅游体验,增强游客黏性,着力改变老城业态能级不足,新城业态人气不足的疲软态势,全力推进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

二是做活文旅经济。坚持政府经营环境,市民经营文化,企业经营市场的理念,围绕“夜经济”培育多元业态,做强旅游特色功能。以打造高品质主题商业街区为创新驱动平台,植入系列主题展览展示功能,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合作形式吸引各类资本注入,引进非遗及“皖”美品牌入驻,抢救性保护复兴传统民俗、手工业、商业老字号等文化遗产,带动文化创意、销售、特色餐饮、酒店民宿以及其他商业文化业态聚集;借鉴东平大宋不夜城运营经验,引入高端设计、文化、艺术团队,以皖文化为主线,通过运用数字化、数据化、智能化等现代科技手段及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充分活化历史文化资源,活态展示演绎地方特色文化,制造文化产业聚集效应,做活名城“夜经济”,点亮古城新“夜”态,实现“日游天柱,夜览皖城”的旅游功能提质升级,探索创建名城可持续保护复兴的潜山模式。


Copyright © 2002-2023 政协潜山市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潜阳路368号 电话/传真:0556-8928211
备案号:皖ICP备110206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221号 技术支持:炫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