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视察调研

关于高质量发展我市民宿产业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20 20:25  点击率:

潜山市政协文化文史委

2022年5月

一、我市民宿发展现状

乡村民宿发展,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擦亮乡村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市民宿产业迎来“市场有需求、农民有意愿、企业有动力、政府有支持”的发展机遇,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规模在扩大。目前,我市共有中高端民宿35家,年接待游客8万人,精品民宿年经营收入近1亿元。民宿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间接带动就业6000余人,带动人均增收近3000元。2021年,西津渡、一村美宿、丹青居、归云居、幸福里、知竹轩等一批中高端民宿建成运营;遇见禾川、上海花园、花溪堂、牧羊河等高端民宿正在建设中,全市民宿已呈现雨后春笋般发展态势,环天柱山高端民宿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质量在提升。我市民宿发展不仅数量增加,质量特色也均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海心谷、林韵山居、归云居等以景区依托型民宿;山野小居、花海、花溪谷等乡居改造型民宿;陋室邂逅、逢上花屋等古村落、古民居型民宿;茶庄酒墅、清然居、知竹轩等主题文化型民宿。经评定,已拥有安徽省百家精品民宿4家、丙级民宿4家(正在公示);海心谷民宿入选全国首批乙级旅游民宿,西津渡民宿野人寨乡村图书馆获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

(三)保障更有力。探索建立联合审批机制。对民宿审批、管理、指导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2021年,11家民宿取得首批《特种行业许可证》,第二批6家民宿《特种行业许可证》正在办理中。及时兑现政策奖补资金。2019-2021年期间,我市有28家民宿成功获批潜山市星级民宿,共兑现民宿政策奖补资金1150多万元,有力助推民宿发展。成立民宿发展协会。目前,我市民宿协会会员达30家,发挥协会引领作用。常态化举办民宿管家培训和比赛,定期开展民宿服务质量评比、特色菜评选表彰等活动,民宿整体服务水平在大幅提升。

二、我市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民宿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我市民宿产业的发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黄山、江浙等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地域分散,基础配套设施不优。我市民宿发展呈现自主型、分散性特点,部分民宿交通通达性不佳。现有民宿多是村民利用自己的闲置宅基地简易装修后自发经营,部分民宿存在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不完善的情况,有的民宿周围环境较差,影响游客体验。

(二)风格单一,总体品味气质不够。部分民宿在形式、内容等方面缺乏创新,住宿之外的服务项目仅限于餐饮、茶饮、棋牌、垂钓等,对戏曲文化、农耕体验、禅修产品等要素挖掘不够,缺乏文创产品等伴手礼;食材供给种类不多,养生美食吸引力不够;缺乏心理疏导、老人陪伴等个性化、差异化旅游服务和高端化、定制化旅游产品,总体品位有待提高。定位不准确,存在走一步看一步现象。

(三)人才匮乏,经营服务能力不强。部分民宿业主在经营、管理、服务、宣传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弱,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和服务内容以满足游客需求。在美团、去哪儿等OTA平台营销乏力,仅仅是在平台登记注册,不注重平台管理,旅游淡季客流量不足。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有的民宿几乎没有外地客源。缺少拓展民宿服务范围、延长民宿服务产业链,开展本地农产品电商销售和发展本地农特产业不足。

(四)要素制约,民宿项目落地不易。乡村旅游发展用地供给紧张,民宿项目分原址改建和选地新建两类。改建项目一般为村民自有宅基地房屋改建或投资商与村民签订租约,易发生村民毁约、合同纠纷、续租大幅涨价等情况,大量投资不能形成自有固定资产,风险较大且无法进行抵押融资。此外,因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红线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新建民宿项目往往较难落地。

(五)监管弱化,经营规范化不严。

民宿产业涉及旅游、环保、市监、卫生、消防、公安等诸多部门,还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协同监督机制,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监督。部分民宿的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税务登记证等不齐全。有的民宿存在安全、消防、卫生等隐患。                                

部分民宿是个体“夫妻档”式零散经营,不了解市场需求、用户体验,经营管理简单粗放。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不够。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没有形成行业自我管理机制,缺少行业间的沟通交流,协会在乡村民宿繁荣和健康发展的参谋作用显得有限。

三、我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吸引乡村人才回归的重要途径。我市得天独厚的山水人文资源和已形成的大交通格局及乡村路网,加上“四宜”村镇建设的环境基础,都为民宿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下一步,如何推动我市民宿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业态,建议从以下方面重点推进。

(一)加强品质提升。一要提升文化内涵。地方文化是民宿生存的土壤。要将特色文化内涵和地域元素融入民宿建设运营的全过程,加大对人文典故、传统工艺、民俗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增强民宿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凸显民宿的文化内涵和地域风情,积极培育一批地方文化主题民宿,注重将非遗文化、皖源文化、戏曲文化、农耕文化等融入到民宿产品中去。二要增强消费体验。注重民宿体验情怀,民宿不能成为城市酒店的“克隆版”、农家乐的“翻新版"。加强主题房间、特色餐饮、农事体验、休闲娱乐、工艺研学、亲子课程、房车露营等民宿产品建设,促进民宿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发展。三要突出贴心服务。民宿硬件建设精细化,软件服务精致化,卫生环境、设施设备、洗漱用品、接待服务,要给人“家”的享受。依托民宿发展协会开展民宿主人、管家培训,规范、提升民宿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技能,完善民宿线上预定、信息查询、网上支付等功能,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特色化、便利化的温馨服务。

(二)加强项目建设。一要突出资源利用。充分挖掘和科学利用各类资源优势,加强民宿项目策划和编制,大力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建设一批民宿。 强化集体经济参与,鼓励通过注册公司、组建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整村连片发展一批民宿。要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民宿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带动主体农民共同参与,带领大家共同富裕。二要突出差异化发展。同质化是民宿的天敌。注重民宿单体设计,内部设施现代化,外部风貌自然化。与周边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相得益彰,避免盲目复制、千“家”一面,避免因急功近利和低层次开发造成环境、资源破坏。注重个性、特色,使民宿更具自然味、乡土味、人情味。三要突出环境建设。把民宿发展与“四宜村镇”建设、文明创建、全域旅游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加快道路交通、水电网络、游道步道、旅游厕所、停车场、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公共导览体系,提高民宿的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感。

(三)加强行业指导。一要坚持规划先行。民宿发展要在规划范围内,相关部门及所在村、乡镇要正确引导。民宿选址要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要严禁占用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域;要严禁变相建商品住宅、别墅类项目。二要严格等级评定。继续组织开展民宿等级评定工作,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民宿建设的典型性、代表性、示范引领性。鼓励优质民宿品牌开展连锁化经营,输出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三要注重管理服务。鼓励发挥主动性、创造性,针对民宿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先行先试、创新突破,推动民宿开办经营实现“一套材料、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证核发”。充分发挥民宿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组织开展交流、研讨等活动。

(四)加强营销推广。一要突出联动营销。把民宿纳入旅游宣传营销体系,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营销推广。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展社交电商、“粉丝”经济等网络营销新模式,建立一体化营销体系。根据节庆、假期分布情况特点,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民宿产品的宣传推广。及时发布民宿分布、游客承载量、入住率、临时停车场、交通驿站等信息,提高入住、游览、停车网络预约比例,科学引导分流游客。二要突出品牌营销。组织民宿采风踩线、宣传推介等活动,引导、支持民宿主人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直播引流,开展营销。推出一批民宿旅游精品线路,打造特色品牌。

(五)加强政策支持。参照《潜山市政府2021-2022年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支持我市民宿行业协会建设,会员规模达40家(个)以上,给予协会运营主体10万元的运营补助,用于支持工作开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作用;借鉴2020年浙江省德清县政府出台的民宿发展政策,因受疫情影响,积极帮助民宿业纾困,鼓励本市基层工会组织会员在本地民宿开展职工疗休养;优化融资环境,金融机构加大对民宿业贷款力度,创业担保贷款适当向民宿业倾斜,解决民宿业发展资金困难;加大对民宿业经营管理者、技能人才培训力度,提高经营者管理水平和实用技能。


Copyright © 2002-2023 政协潜山市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潜阳路368号 电话/传真:0556-8928211
备案号:皖ICP备110206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221号 技术支持:炫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