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大会发言

镇村规划建设的特色塑造

发布时间:2022-07-07 14:01  点击率:

镇村规划建设的特色塑造

镇村规划建设管理调研课题组2:李敏  熊恩龙

2022年6月

国画大师齐白石对关门弟子许麟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富有创新精神、彰显自身特色,这样才会成功。对于镇村规划建设来说,同样也是如此,特色就是生命力、竞争力。那如何在镇村规划建设中塑造地方特色,我觉得应做到“三个坚持”。

一、坚持自然为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潜山誉为“中国天然氧吧”,山水资源丰富、乡村风光优美。在镇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在规划编制时,充分考虑镇村现有的自然环境底色,做到基地使用“护山保水”,道路规划“迎山接水”,景观设计“借山用水”。在尽量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注重保存好井泉沟渠、古树名木、石阶铺地等乡村景观要素,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环境。在宅基地布局上,尊重山形水势,根据水系、地形、道路、生产生活需要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选址及确定其布局形态,避免沿公路两侧单排布置的“骑路”建房及排列单调呆板的“兵营式”布局现象。在建筑设计中,延续富有地方特征和生活习惯的空间布局,抓住现状建筑的外部特征,针对现有建筑的不足,运用现代住宅的先进技术,设计具有村庄特色的现代化新型住宅。

在镇村建设时,坚持“镇当城建,村要自然”的理念,做到空间格局“显山露水”,街巷肌理“依山亲水”,建筑布局“顺山顺水”,突出乡土性,保留村庄形态,防止简单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在风貌管控上,尊重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脉络特征,顺应地形地貌,不挖山填湖、不破坏水系、不砍老树。在住房建造上,多使用本地材料和建造技艺,新建农房推行“白墙、灰瓦、坡屋面”建设风格,与传统建筑、周边环境相协调,彰显“文脉”气息,建设特色民居。对于有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如黄泥老街、水吼老街,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历史建筑改造上,应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上对其进行维护、修缮或者调整使用,以此来提高建筑的现代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创造历史空间的有机延续。

二、坚持文化为魂,挖掘文化、传承文化

传统文化是镇村发展的灵魂。潜山又称“古皖国”,人文底蕴深厚,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镇村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市应充分挖掘各地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元素,梳理传统文化遗存,对历史文化进行提炼,加强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地名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准确而深刻的进行总结,推动文化元素在镇村规划建设中的创造性转化应用,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活化”是非遗传承的关键。目前,我市拥有非遗项目5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5项,市级12项。规划建设非遗传习基地、非遗展示馆,为非遗文化传承提供实体场所,是文化得以延续最基础的条件。对具备生产性保护的桑皮纸、舒席等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红色是多元文化的底色。合理构建潜山红色文化空间体系,做到红色文化与近期相关项目选址、建设相结合。五庙、水吼、官庄等乡镇应积极争取“红源潜山”项目,打造红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同时,促进“红色文化+”与文化体验、旅游观光等有机结合,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元利用。

地名是地方文化的内涵。地名是一个地方最具特色且最有研究意义的文化,如塔畈乡杏花村在规划时,可将杏树作为村树,同时在沿村内道路两侧种植杏树,使其真正做到名符其实。痘姆乡鞔鼓村,在村庄规划编制及建设过程中应挖掘鼓元素,围绕鞔鼓讲故事,打造乡村旅游。

三、坚持产业为基,盘活产业、打造产业

一村一品是由日本大分县原知事平松守彦先生在1979年倡导发起的,加速了日本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随着“一村一品”的不断发展和延伸,其内涵已不再是传统的“一个地方只发展一个产业”的概念,强调更多的是如何盘活乡村本土资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最终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因此,镇村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形成体现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实现“一村一品”。

做大传统产业,加速升级改造。源潭镇获批“中国刷业之都”,应规划着力打造高端刷业制造基地和刷业设计创新基地,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再到“标准”制定。余井镇以竹藤器制造为主导产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发展受限。在产业规划时,应打破传统的产业发展思维,充分挖掘竹文化资源优势,以竹元素为基础,深入研究“竹文化”的精髓和特色,进行文创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延长产业链。

延伸现代农业,加快融合发展。我市为农业大市,瓜蒌和茶叶为两大农业龙头产业。王河、黄铺、痘姆等乡镇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要找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契合点,在产业融合中将农业的优势资源充分地发挥出来。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好现代农业,将农业与乡村旅游、山体运动等有机结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培育新型业态,助力乡村振兴。2018年,我市成为全国首个以旅游特色撤县设市的县,文旅产业为我市首位产业之一利用好山水、好空气、好野趣、好食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经济、养生经济、养老经济、体验经济和休闲经济,让游客真正地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水吼镇天柱村、天柱山镇茶庄村都位于天柱山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生态条件优越,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厚条件,在村庄规划编制时应围绕天柱山资源优势发展民宿经济、养老经济和养生经济,不断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官庄镇官庄村围绕网红“小火车”开展休闲旅游,适度开发旅游产品,如饮食品尝、乡村摄影、乡村写生和农耕景观欣赏等各种活动。

特色镇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支撑点。通过镇村规划建设中自然、文化、产业的特色塑造,打造一批宜业宜游宜居宜养“四宜”特色村镇,加快一批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的特色村镇茁壮成长,从而加快推进潜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

 


Copyright © 2002-2023 政协潜山市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潜阳路368号 电话/传真:0556-8928211
备案号:皖ICP备110206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221号 技术支持:炫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