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大会发言

做强茶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张晓照 叶竹青

发布时间:2020-10-26 17:25  点击率:
       如何推进潜山茶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发展谋篇布局,下面我在结合前期资政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强茶叶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一、茶产业基本情况
       1.基地发展情况。2014年,我市茶叶基地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亩,成为安徽省第十个跨十万亩生产基地县,获评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目前,全市茶园面积12.2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4.6万亩。五庙、塔畈乡实现人均一亩茶园。挂牌富硒富锌茶叶基地200亩。
       2.生产加工情况。全市拥有大小加工厂约26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安庆市级龙头企业6家。2019年加工茶叶3400吨,产值4.95亿元,其中名优茶1550吨、产值3.4亿元。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45家、家庭农场130家;全市茶农近1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
       3.品牌建设情况。天柱剑毫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1985年成为全国十大新名茶,近年来,“天柱剑毫”多次荣获中国国际茶博会、省农交会金奖。2020年4月,“天柱剑毫”荣获“安徽老字号”品牌称号,天柱弦月、毛毛月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1.茶园基地建设粗放。潜山市三成以上茶园发展于上世纪60--70年代,规模小,基础差,茶园管理粗放,肥培、修剪、采摘等农艺措施不规范,部分茶园处于只采不管或只采缺管的半抛荒状态,造成茶园单产低、茶叶品质差。
       2.龙头带动作用不强。茶叶加工企业整体呈现小、散、弱,大多数茶厂加工环境差、制茶设备老旧、达不到清洁化加工能力,难以适应名优茶制作要求,制约着潜山市茶叶品质的提升。仅有的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差,其中,最大的加工企业幸福茶场年加工量不足10万斤,产值仅1000万元。茶叶市场主要局限在安庆市及周边县,枞阳、怀宁、望江是主销区。
       3.茶叶品牌建设混乱。潜山市现有茶企与茶叶销售业主都是各自注册商标,各打各的品牌,全市各类茶叶品牌预计超过三十个,导致品牌多、乱、杂,缺乏具有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品牌。曾经的中国名茶天柱剑毫,后期由于市场失管,影响力逐步减弱,目前仅仅局限在安庆市知名。由于缺少知名品牌带动,潜山茶叶销售一直举步维艰,价格和市场占有率都很低。
       4.机构配置有待加强。全省25个重点产茶县,大多成立了茶叶局、茶办或特色农业服务中心,有专门机构,专业人员,专项资金,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工作机制。目前我市仅在种植业服务中心下设茶叶站,人手少、力量弱。
三、做强潜山市茶产业的几点建议
       1.加大“三品”认证力度,在开发富硒富锌茶上求突破。我市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优越,几十年来,在山区发展了一批优质高产无性系良种茶园,每年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茶叶,产能规模已超过3000吨。为此要从无公害认证抓起,绿色与有机相结合,增施有机肥,推广诱虫黄板,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主打生态牌,实现“三品认证”全覆盖。结合市政府“富硒富锌富氧”资源开发,重点做好富硒富锌茶开发、“天柱山茶”原产地地理标志申报等工作,不断提高天柱山茶的茶叶品质,增强我市茶产业发展后劲。
       2.加快品牌建设进度,在提高知名度上求突破。当务之急是回购天柱剑毫商标,可依托潜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回购商标。为改变过去商标无人负责的局面,可成立农业投资公司参与运营。或者采用岳西和泾县等地的做法,引导行业协会发挥职能作用,对品牌实行统一管理标准,打造“一个公用品牌、一套管理制度、一套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的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体系。实现同标、同质、同价。强化公共品牌的整体策划与宣传推介,全市形成一个“大拳头”闯市场,努力做到潜山茶叶全市第一、安徽知名、全国有地位。
       3.规划建设茶叶大市场,在营销上求突破。岳西、金寨两县引进房地产开发商建设茶叶大市场,六安瓜片建有鲜叶大市场,茶农以最优的价格出售鲜草,加工企业又能在鲜叶大市场上根据订单采购鲜草。我市是旅游大县,旅游资源丰富,年吸引游客200多万人次,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具有稀缺性。建议在天柱山换乘中心附近规划建设天柱山茶叶大市场,这样既有鲜叶大市场,又有成品茶大市场,做到货畅其流,茶农增收、茶厂增效,真正实现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4.壮大茶产业龙头企业,在推进清洁化生产上求突破。积极引进国内、省内知名茶业企业与本地企业联合,采取收购、兼并、重组、联营、合作等市场化方式,整合小、散、弱的茶叶加工企业,组建茶企业联合公司和集团,积极申报发展国家级、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茶产业集群发展。着力推进清洁化生产。重点改造现有上规模的镇、村骨干茶厂,主要包括厂房改造、环境绿化、厂区功能完善等方面,使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质量要求。对一些过于简陋的家庭小作坊式加工厂,不能完成清洁化改造升级的,通过市场竞争逐步淘汰出局。
       5.引导建设茶主题庄园,在茶旅融合发展上求突破。拓展茶产业功能。结合市域天柱山、金紫山、板仓自然保护区、下浒山水库等旅游资源,建设茶主题庄园、茶特色小镇等,打造“景区中有茶园,茶园即是景区”新模式。培育茶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客人来茶区休闲、度假、体验、赏茶。同时,要深入挖掘潜山茶文化内涵,编纂以天柱山茶为背景的一首茶歌、一曲茶舞、一部茶著等文化作品,适时开展茶主题征文及摄影大赛等活动,在相关媒体上大力宣传,进一步提升天柱山茶市场影响力。
       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精准谋划项目上和培育人才队伍求突破。
       有效整合并统筹涉农政策资金,支持茶产业发展。一是要科学制定潜山市 “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设立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品牌提升、市场开拓、清洁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及研发应用等。二是要确保每年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生根,突出支持引进人才和技术项目,通过联合科研院所,加强有机茶、富硒茶的产品深加工开发,延长茶叶产业链,增加茶产业附加值。三是要不断改善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调整市茶叶机构人员编制,在主产茶的乡镇配置茶叶科技推广人员,明确科技人员对接茶企工作,政府奖励茶企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多功能茶产品。四是要加大培养“懂茶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茶农队伍,示范带动引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茶叶产业升级,农村持续进步,茶农全面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3 政协潜山市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潜阳路368号 电话/传真:0556-8928211
备案号:皖ICP备110206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221号 技术支持:炫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