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畜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根据县政协工作要点和主席会议的安排,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丁伯祥主席、操龙祥副主席率领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到县开发区,对今年续建和新建的38个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研中,委员们走访了项目建设单位、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实地察看了项目工地,较为详实地了解38个项目进展情况,并和有关方面人士座谈,听取意见。现将这次重点项目建设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持续有序推进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呈现出持续有序的发展态势。截止6月份,38个重点项目中,已有32个拉开建设序幕,18个可望年底竣工投产,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重点项目“建产”两旺。近年来,我县一些企业抢抓机遇,大干快上,既抓老项目的挖潜增效,又抓新项目快建成效,出现了“建产”两旺的好景象。如华业化工公司上半年老项目丙位内脂实现产值9986.5万元。新项目棉纺10万锭一期工程已投入9000多万元,丁位内脂500吨一期工程已投入 4000多万元,目前都在进行设备安装,10月份即可投产。精科机器制造公司老项目循环转向器上半年已实现产值7100万元,新项目动力转向器已投入6000万余元,形成2万台的生产能力。年产10万台烧烤炉已完成投资2200万元,目前已开始生产零部件,出口创汇100万美元。2、重点项目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从我们这次了解和有关部门统计的情况看,上半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09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361万元,增长11.6%,第二产业完成17109万元,增长25.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2588万元,增长59.3%。项目投资逐步向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倾斜,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上半年,制造业投资完成14764万元,同比增长45.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完成23797万元,增长98.1%。3、重点项目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我县一些重点工业项目一开始就立足“大、新、高、特”,一旦建成投产,就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如:华业化工公司的丁位内脂,不仅填补国内空白,而且全部出口创汇,预计可达2200万美元。利达轴承公司的汽车轴承,起点高、技术含量大,在目前国内外市场都有发展空间。华瑞塑料公司的电机风叶,是“以塑代钢”的环保专利产品,也是“双高”型技术产品,投产后拥有广阔市场。另外,如天柱香鸭公司的香鸭系列产品、皖峰蜂业公司的蜂王浆保健品、小天鹅食品公司的板栗芝麻糊,都是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具有附加值高、辐射力强、产业链长、地方特色浓等特点,产品一旦投放市场,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4、重点项目发展平台不断夯实。今年以来,我县各地围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如县开发区在积极用好开行贷款的同时,通过加强银区合作、采用BT、BOT等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实现4km2的扩模增容任务。围绕入区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认真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管委会各项规章制度和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积极做好居委会换届选举和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工作,努力为投资者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我县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研中,委员们在看到我县重点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资金制约,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从整体情况看,今年以来,我县固定资产投资虽然稳定增长,但在八县(市)中增幅一直位居其后。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重点工业项目投资计划普遍未能到位,有的甚至纸上谈兵,严重影响了工业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国家银根紧缩和银行“惜贷”的影响,项目融资难度加大。据了解,截止6月底,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21亿元,比年初净增2.2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35.84亿元,比年初净增4.78亿元,存贷款差11.63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还不足存款新增额的47%。另一方面企业本身多处于成长阶段,资本积累有限,滚动发展能力不强,加之抵押物少,贷款难以及时到位,以致多数项目都未达到预期建设目标。个别项目土地闲置多年,至今仍未开工,造成资源浪费。2、土地制约,重点项目坐等现象较重。今年由于国家土地政策继续从紧,相关报批手续从严,建设用地指标出现严重短缺,加之,县相关部门服务未能跟进,导致目前开发区内的诸多重点项目出现“等地等证”现象,据了解,38个重点项目中,业主要求按合同尽快供地的4个,业主要求兑现合同尽快拆迁和填方的3个,业主要求尽快按合同完成挂牌手续或完善配套设施的3个,业主要求调处社会矛盾提供良好施工环境的5个。有两个项目因土地难以落实被外地引去。3、观念制约,重点项目产业集群化水平低。“十一五”期间,我县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产业意识不浓,产业理念不强,以致在大力实施工业化过程中,常常比较注重单个骨干企业的快速壮大,忽视构成产业链必要环节的相关企业及机构的引进和培育;比较注重企业的发展规划,忽视产业的发展规划;比较注重招商引资的金额和项目数,忽视引进相关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项目等。造成我县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规模较小,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度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难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4、人才制约,重点项目发展后劲不足。调研中,一些项目业主普遍反映,目前他们最忧虑的是人才问题,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级熟练技工难招、难留,有的企业因难以解决职工安身安心问题,出现“朝来夕去”的现象,普遍缺乏从事产品研发创新人才,严重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我们还发现,我县目前在建的重点项目,绝大多数属于去年结转的续建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当年新开工的为数极少,来年的续建项目很可能出现断层,发展后劲令人担忧。
三、进一步推进我县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调研中,委员们认真剖析了我县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县重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委员们认为,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要实现县域经济大跨越就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县和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大兴工业经济,大上工业项目,努力锻造新型工业化“脊梁”。
l、创新观念,培育产业项目集群。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也是加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全县上下都要进一步强化产业集群观念,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县域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针对我县目前工业产业规划滞后的现状,抓紧制订和完善各产业发展规划,形成较完善的“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当前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机械制造、纺织器材、化工塑料、医药卫材、食品加工、刷业制造、服装加工等支柱产业规划和相关上下游产品开发计划,编制系列项目建议书。在此基础上,组建产业发展的专门班子,对规划逐项加以落实。二要夯实平台,加快集聚。工业园区不仅是提高工业集聚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原则,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和企业员工生活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和集聚力。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大力吸引支柱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和有利于产业链形成的关键项目落户。三要壮大骨干,形成优势。要以企业全面完成改制为契机,扶优扶强,引导企业实施资本扩张、外向拓展,增强行业优势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辐射作用,提升企业实力,推动精科机器、奥津制造、华业化工、全力化工、八一纺器、华业纺织、嘉宜毛纺、利达轴承、潜山轴承等优势骨干企业向行业“巨人”发展。注重围绕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围绕大企业、大项目发展配套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集群,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2、拓宽思路,着力解决项目发展瓶颈。思路决定出路,要着力解决资金土地瓶颈问题,就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路。一是拓宽融资渠道,用活金融资源。在积极对上争取、对外招商引资、对内激活民资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银政合作,促进银企合作,建立投融资会商制度,定期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具体企业、项目做好融资服务。积极引进交行、徽行等金融机构驻潜开展业务,大力支持潜山汇丰担保公司和外地担保机构来潜开展担保,尽快完成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组建,积极筹措项目资金,推进一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二是抓好回归,引凤还巢。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每年都有十多万人外出务工经商,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们当中有不少人不仅在外挣到了票子、学到了技术,而且积累了经验、兴办了厂子。要比照招商引资,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带回资金、技术、项目,大力发展“故乡经济”。三是加大力度,盘活存量。要针对部分因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而影响项目建设的,进一步加大破解力度,加快推进速度,确保项目完成建设目标。依法清理项目闲置用地,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利用率。四是强化服务,兑现承诺。要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变坐等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用足用活有关政策,及时兑现承诺,妥善解决具体问题,倾力打造安商平台。
3、落实责任,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建立政府、帮办单位、园区和项目业主四级推进机制,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项目联席会议、部门项目跟踪服务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按照“年初建账、年内查账、年末算账”的运行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的督查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进一步调动各部门、各乡镇抓项目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合力,加快项目谋划推进步伐。
4、注重储备,增强项目发展后劲。一是加强项目宏观引导。积极组织力量,加紧编制一批对我县经济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工业、交通、生态、物流和产业集群项目。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重点领域、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编制开发,按照“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思路,围绕产业规划,加快开发并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的重大项目,努力改变我县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的现状。二是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深度。所有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一定要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论证,项目的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都要达到国家规范要求。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前期评估论证,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三是完善项目储备库。尽快整合各部门和乡镇的储备库,建立完善全县项目储备库。加强项目管理部门联动,协调解决好项目工作中涉及的环保、土地、节能、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形成项目梯次推进、有效续接的工作格局。
5、提升素质,强化项目管理和人才培训。一要练好内功,适应发展。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后,迫切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诚信意识、品牌意识和法治意识,着力在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结构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二要加强行业管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建立行业协会,开展协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维护权益等,支持工商联和有关职教培训机构充分发挥作用,帮助企业和协会多层次地培训各类人才。三要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积极为企业家队伍成长壮大提供宽松环境,努力打造优秀企业家团队,带动我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七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