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大会发言

激活“大天柱山”引擎 助推“大黄山”战略

发布时间:2024-11-13 08:40  点击率:

  

近年来,各乡镇围绕“大天柱山”品牌创建工作,积极响应潜山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充分依托自然禀赋和人文底蕴,发展各类文旅项目补充天柱山业态,全市旅游经济呈现良好态势在潜山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还存在着旅游项目缺乏创新、基础配套设施滞后、联动合作能力较弱、民宿集群效应不显等问题。旅游产业作为承载着乡愁的“诗与远方”,既能助力乡村振兴,又能实现居家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很大,因此,结合实际情况,为推进环天柱山乡镇乃至潜山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以奖代补激发景区景点发展活力

近些年全市的文旅产业一直在高位推进,漂流、文化园、博物馆、攀岩、骑马、玻璃桥等旅游业态精彩纷呈,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潜打卡体验。但由于设施设备不断老化、项目内容一成不变,过于老套陈旧,导致知名度日益下降,游客量也越来越少。为此建议市级层面高位重视,建立“大天柱山”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订相关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传统景区景点相关企业设施设备更新及项目创新方面的支持,帮助这些企业换血疏骨再焕活力;将天柱山主景区与环山乡镇形成资源整合,对外推介旅游资源,鼓励竞争,加强合作,招引优质客商,以客流量为王,对吸引客流量多的景区、企业、民宿制定奖励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结合景区良好生态基础,支持具有补充性、热门性的项目建设,例如温泉、露营基地等;在丰富大天柱山旅游业态的同时,高效盘活乡镇旅游资源。

相关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的问题,建议按照“市场做主体,政府做配套”原则,按照联席会议分工,由市有关主管部门加强旅游配套项目、供电、供水、电信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升宜游宜养水平,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特色发展,持续提升民宿集群品牌

近两年,“皖美潜宿”品牌日益凸显,不断促进着全域旅游的发展,优质民宿形成一道道靓丽风景,让来潜旅游的游客多驻足多停留,“日以继夜”的旅游模式正在快速发展。作为“皖美潜宿”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天柱山民宿群应当坚定不移地进行提质增效,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目前大天柱山民宿群在盈利模式上,过于依赖售房收入,业务结构单一,并且同天柱山等景区联动较少。建议以政府牵头,对内挖掘潜力。提升景区景点吸引力;对外丰富宣传形式,增强景区景点美誉度;例如提供以天柱山为主的多样化旅游线路供不同类型游客选择,将沿线的特色餐饮、优质民宿和农旅特色产品,纳入线路推介,形成“一日游”“两日游”“特色游”等旅游套餐。延伸民宿群产业链,拓展强化民宿的住宿餐饮功能,以民宿为载体,使民宿成为旅游服务点、推广点、打卡点。加强政府引导作用,鼓励天柱山旅游公司、乡村振兴公司等行业单位在“夜游天柱山”受到火热追捧的基础上,创新改造一批更高质量的民宿群,通过扩大规模建设,增添民宿温泉设施等,使游客能够在夜游天柱山后放松身心,并且感受到“大天柱山”的丰富业态。

建议在推广宣传上,市级层面可以搭建平台,组织市文旅主管部门、旅行社、天柱山景区及民宿主体融合发展,策划开展天柱山景区山上山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等一系列活动,与乡镇形成创意合作。例如配套相关景点项目、高端民宿的宣传,人文历史的宣传,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民宿服务水平、服务功能,让游客慕名而来。在内容营销上,市主管部门、乡镇等单位部门可以根据乡镇当地文化撰写民俗故事,在官方平台、论坛等发布宣传片、打卡点,塑造品牌,同时各乡镇中高端民宿自身常态化对接携程、同城、飞猪等一系列线上平台,上传并讲好潜山故事,让更多的旅游业参与者成为潜山旅游文化的宣传者,以民宿为点塑造潜山旅游文化内涵,打造更靓的环天柱山民宿群和“皖美潜宿”集群品牌效益,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加强地域联动,共同打造“大天柱山”品牌

今年,天柱山实施山上山下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策划了一系列活动,舞活天柱山龙头,讲好天柱山故事,吸引国内外游客登临流连。建议今后在举办此类活动中可以与乡镇多形成创意联动,让游客成为活动参与者,让活动成为旅游的爆点。以此形成以天柱山为龙头的主题游、各乡镇优势产品为补充的特色游局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助力“大天柱山”IP繁荣发展。

随着“大黄山”的战略布局越来越深入,对潜山来说,做好当下与展望未来同样重要,既要搭乘“大黄山”发展快车,又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大天柱山”IP,这需要综合多方面考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进行联动合作,目前亟需加强县乡联动,未来更需加强县县联动。建议通过高位规划潜山整体的旅游发展格局,强化天柱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发展,做活环天柱山、环潜水河、环浒山湖绿色生态链和“高山流水”风景廊道。在“大黄山”的背景下以“跳出潜山看潜山”的开放姿态和“当仁不让”的胆识气魄打造皖西南知名旅游目的地,以5A级天柱山牵头,与太湖花亭湖、文博园,岳西天悦湾温泉景点等形成山水游、四季游、夜游、红色文化游、禅宗文化游等多样式组合拳,抱团取暖,共谋发展,既为“大黄山”贡献旅游业态,又打造出属于本地的旅游特色。




Copyright © 2002-2023 政协潜山市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潜阳路368号 电话/传真:0556-8928211
备案号:皖ICP备110206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221号 技术支持:炫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