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视察调研

关于创新群防群治模式 丰富开放共治路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26 15:42  点击率: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一、我市群防群治工作概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治理思路,围绕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推深做实专业防控、群防群控、联勤联控、视频巡控“四控融合”模式,群防群治力量明显提升,街面警情、可防性案件数量明显下降,呈现“两升两降”良好态势。

(一)具体做法

一是专业防控。对城区人口密集,警力不足的矛盾,市公安局优化“1、3、5”分钟快速响应圈,完善老城区广场、火车站广场警务工作站和城南警务站工作模式,制定巡逻线路4条安排5部新能源汽车、加上38部交警铁骑12部摩托车特警轻骑兵每日街面巡控力量达到110余人。其余15个乡镇同辖区派出所根据辖区治安特点和巡防力量组织开展巡逻,进一步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二是联勤联控。全面深化“情指行”一体化改革,着力提升警务实战效能,以“一个中心、多警融合”模式,情指中心指令下达,特警、交警、派出所警力联动响应,“一警多能”“一警多用”“一巡多效”成效初显。组织召开警保联勤联动工作会议,联动城管、住建、市监、保安公司、物业公司等,建立了保安联勤联动队伍。

三是群防群控。秉承“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广泛动员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村民小组长、楼栋长、单位保卫、物业人员,加入“江淮义警(潜阳义警)”,佩戴“红袖标”,参与社会面防控和调解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平安志愿者队伍共计9250人,参与民间纠纷调解240余起。在城区繁华商圈试点“十户联防”防范机制,配备完善保护器材,安装联动报警器,目前正在加快推进3处新增联防点建设。

四是视频巡控。围绕“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的目标,2023年,我市投资4780万元建设“雪亮工程”,城区重点部位、重点路口基本全覆盖,全市智能结构化像机、高空瞭望及普通像机密度8个/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全国二线城市水平。在此基础上,市委政法委推进“雪亮+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系统,采取“以租代建”模式,联合电信公司以每个点位15元的月租金,建设覆盖183个村居的5780个农村地区重要路口的视频监控点位。

(二)典型成效

1.建立群防群治工作奖励新机制。市公安局建立群防群治工作奖励新机制,按照50-1000元奖金(奖品)的标准实施“一事一奖”。所有奖金(奖品)在各基层派出所群防群治经费中支出,不纳入公用经费。自《奖励机制》出台以来,我市通过各类群防群治志愿者收集相关线索问题175条,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21处,案件线索34条,抓获嫌疑人、在逃人员29人,奖励各类志愿者现金共计10200元,茶杯、雨伞等纪念品200余套。

2.优化了四级网格员队伍。2021年,市委政法委牵头建立“乡镇+村+村包片干部+网格员”的四级网格管理模式,选聘四级网格管理员。截止目前,全市划定四级网格6106个,其中城区502个、农村5604个,市财政以每个网格550元/年标准补助,并为四级网格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政法委、组织部、财政局、民政局联合印发《潜山市网格管理设置管理办法》,乡镇建立考核奖励办法,统筹实施。

3.创建“3+N”护学岗模式。统筹整合公安、城管、教体等部门资源力量,按照3+N(1名校领导+老师和保安+公安、城管、家委会成员等)模式设立护学岗,每日学生上学放学前15分钟到岗,佩戴校园安全岗红袖章,维持学校道路交通、学生上放学秩序,实行了公安、交警、学校和家长“四位”一体化安全保卫管理。每日执勤结束填写安全岗工作记录,落实痕迹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二、我市群防群治存在的问题

我市虽然在群防群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上层缺乏统筹协调。群防群治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也是当前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尽管群防群治工作是党政主导、公安牵头、部门配合,但群防群治组织管理工作还存在统筹协调不够有力、资源整合不到位、工作任务不适应、监管措施欠规范等问题;

二是中间缺乏指挥平台。在指挥管理上公安指挥的是民辅警,乡镇与村(社区)负责组织志愿者队伍,虽有交叉,但仍处于粗放型管理,缺乏有效的指挥管理平台;在社区工作站、警务室的一线组织也是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合力。基层社区事务繁多,社区干部往往都是身兼多职,疲于奔命,难于集中精力抓治安防范。这样导致工作不力,甚至处于放任状态。

三是基层缺乏高素质队伍。传统群防群治名义上是公安牵头,但在队伍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公安机关不能有效地介入管理和指导,牵头不具有权威性。多年来群防群治队伍存在人员数量少、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等现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与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工作极不相称

四是群众参与积极性不强。不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不敢主动与身边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愿为公安机关的打击防范提供线索,有的群众甚至认为“社会治安与我无关”,关心更多的是付出该得到什么报酬,自愿、无偿地参与社会治安的群众有所减少,明哲保身的心理比较普遍。

五是纵向激励缺乏有效机制。传统的群防奖励往往是一事一奖,发放奖金少,奖励措施单一,奖励到位滞后,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动激活效果。目前,网格员经费为每人550元/年,其他群防群治组织基本是义务服务,没有额外报酬,加之家人的不理解,影响了群防群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三、域外考察地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本次调研组考察迎江区,主要是因为安庆6.5案件之后,迎江区深刻汲取了教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人民路商业区探索“十户联防”新模式,强化实战演练,有效组织商户联防联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认真借鉴。

一是坚持党政领导,组织领导有力。迎江区成立人民路商圈群防群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迎江公安局长担任常务副组长,宜城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和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组长,区城管、商务、医保、市场监管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推进人民路商圈群防群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公安机关负责人民路商圈所有安保力量的日常指挥调度,确定一名网格长,负责对该网格内所有执勤、巡逻人员的指挥调度。各联勤小组间紧密配合、加强联动,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互通信息,确保各组无缝衔接。

二是工作重点突出,组织体系健全。设立人民路商圈社会治安防控指挥中心,组建一支集公安、城管、保安、商户、街道社区干部、教职工、社会公众为共同体的治安防控力量,其中专职力量27人;社会力量45人+N,划分东、中、西三个防控网格,驻防3个警务室、3个治安岗亭、1个警务方舱,定期开展反恐防暴技能培训和各类应急演练,为专职力量配备警用装备,保安等社会力量配备必要防护器材,对群防群治队伍主动上报有效线索的予以适当奖励。

三是工作手段丰富,区域防控严密。以人民路为中轴,辐射辐射周边多个街巷、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等部位,依托“治安岗亭+定点执勤+动态车巡+技防巡查+指挥中心”勤务设置,构建人民路商圈“3个网格、3个街区、N个定点执勤卡口”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

四、加强我市群防群治工作,创新社会治理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防群治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是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推动警民联动融合,为实现社会治理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

1.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明确组织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将群防群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解决群防群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将必要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二是明确牵头单位政法委是群防群治网络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制定本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的各项任务计划或方案,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将各项治安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部门(单位),落实到责任人。三是明确主管部门。要确定公安机关在群防群治工作中的监督、指导地位,真正形成“党委牵头、政府负责、公安监管、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2.加强队伍建设。一是鼓励市场化。将治安防范与经济利益挂钩,着力规范保安服务范畴,逐步把保安派驻服务向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商业网点延伸,实行岗位职业化、报酬货币化、责任契约化。二是发动志愿者。鼓励热心公益事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积极争取包括机关干部、基层民兵、行政执法人员、企业在职和离退休职工、个体工商户以及外来经商人员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动员他们参与群防群治工作。三是加强业务指导。由社区民警指导,推动辖区物业志愿者及保安员统一培训、统一管理、业务培训,强化统筹调度,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推进江淮义警联勤联动、区域协作,辅助派出所开展巡逻防控和社会治理工作。

3.加大保障力度。一是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群防群治激励机制群众提供的有效线索给予奖励。对群众参与重大活动、重要节点、重点时段治安防控的给予奖励。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有功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二是装备配备到位。对村(社区)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及防范装备,把治保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各辖区群防群治工作的主体。三是选树正面典型。要积极选树见义勇为人员,加大宣传力度,落实保障激励措施,通过宣传让更多人参与到社会治安防控上来。

4.强化科技运用。一是建立统一指挥平台。发挥公安情报指挥中心、市综治信息中心作用,建立情报收集、研判、交办、调度指挥平台,实行“实战式”运转。二是发挥前端探头作用。充分整合“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平安乡村”视频监控资源,织密视频巡查网格,严格落实“周末勤务”“假日勤务”“夜间勤务”,强化视频巡控与执勤警力协同配合,实现“警力”时域覆盖最大化。三是开发APP小程序。打造警民合作的APP新平台,实现警情险情及时互通互知,群防力量可随时随地通过App或微信拍照上传的方式在线举报违法犯罪、公共安全隐患等线索。


Copyright © 2002-2023 政协潜山市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潜阳路368号 电话/传真:0556-8928211
备案号:皖ICP备110206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221号 技术支持:炫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