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淑婷 许绍竹
潜山市位于神奇的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拥有富硒、富锌、富负氧离子“三富”资源,产茶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创制的“天柱剑毫茶”名列全国十大新名茶之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畅通物流条件的基础上,积极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平台,潜山茶在各类展览会、博览上会大显身手。虽然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交易平台建设方面,仍有薄弱环节。
1.茶叶制作,没有统一标准。“天柱剑毫”被誉为十大新名茶并作为我市茶叶的公共品牌,目前没有发布国家行业标准,各加工企业生产的天柱剑毫,形状和品质,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强。
2.品牌不响,市场覆盖率低。我市虽然多家企业在地方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生产规模,具备创立知名品牌的基础,但未能形成国内有影响的市场和品牌,带动力与影响力有限,致使我市茶叶品牌效应差,产品附加值低。
3.市场营销,组织化程度低。与福建安溪、浙江松阳相比,我市茶叶组织化程度低。茶叶以农户型作坊式生产、加工为主,主体分散,生产规模小,不利于统一管理。茶叶的销售更是各显神通,缺乏有序的市场竞争,互相压价互相诋毁的不良倾向偶尔也有发生。另外,茶农的科学文化水平低、茶叶科技推广人员有限,缺少提供茶叶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社会化组织。
如何建好茶叶交易市场,做优交易平台,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做好产业规划。在《潜山茶产业规划》的框架下,做好《市场建设项目规划》,突出前瞻性,以潜山为区域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区以及省内外乃至全国的大型交易市场。体现出规模化、专业化、差异化,借助高科技和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生产集约化、产品多样化、销售渠道现代化、产业链条最优化,实现我市茶资源的整合与提升。注重市场定位,名称要大气(市场建成后,不仅是我市茶叶的交易中心,也能成为周边省市乃至全国的交易市场)。如:“皖西南茶叶交易大市场”或“大别山区茶叶交易大市场”。
(二)做好项目谋划。遵循《市场建设项目规划》,编制好项目建议书。内容涵盖接待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价格指导服务中心、现场交易中心、网上交易中心、茶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直播中心、茶文化博览馆(含品牌展示功能)以及停车场、物流站点等配套设施。集茶叶贸易、信息交流、品牌展示、茶文化传播推广和茶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茶叶综合交易专业市场。工程建设内容多,投资强度大,可采取分批分期建设。涉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请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财政类”项目予以支持;运营类的项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由政府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吸引省内外有实力的茶产业链头部企业、链主公司来潜投资兴业。
(三)加强要素保障。一是土地保障方面。茶叶交易市场需要具有仓储、配送、市场交易、茶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这些都会使用土地,在用地政策要给予支持。可采取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选址可在市茶场(露营地附近)或其他交通便利地方。二是减免税费方面。在市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税费多,政府适时要给予适当补助。三是金融支持方面。市场建设投资大,且发挥效益慢,政府还应在金融政策方面予以支持。
(四)强化运营管理。整合茶产品以及配套物资的仓储、配送、市场交易、产品检测、茶文化、旅游等内容,使市场的资源在合法合规的经营下,发挥效益。推进运营主体树立“诚实、实力、高效、安全”经营理念,统一运营模式,即:统一商业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监督、统一推广。建议由市场建设主体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通过合作或独立进行运营管理:一是可列为政府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直接招引具有市场运营管理经验的主体投资运营管理;二是由市茶叶产业协会或茶叶龙头企业牵头,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组建运营管理公司进行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