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大会发言

融入“大黄山”建设 做优天柱山旅游

发布时间:2023-01-09 13:37  点击率:

张家国

2023年1月5日

2.jpg

2022年2月份,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省文旅厅发布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推进“大黄山”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大黄山”的范围包括了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1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8.95万人。6月份王清宪省长主持召开“大黄山”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研讨会,来自省内外政界、学界、业界等代表汇聚一堂,为“大黄山”发展锚定坐标、明确路径、指明方向,标志着安徽旅游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迈入了“大黄山”一体化发展的全新阶段。

建设“大黄山”,要围绕休闲度假这个主题,紧扣“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这三个关键词来展开。生态型,是“大黄山”建设的基础和本底,我们要构建的是生态型的休闲度假产业体系,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国际化,是市场取向,要解决的是如何面向国际、获取国际客户的问题。“大黄山”所面对的客源地,是长三角、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高端客户。世界级,是品质概念,就是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业态等品质高度要达到所对标的世界顶流水平。

纵观天柱山旅游当前发展情况,如何快速融合“大黄山”建设,应该“破除一个误区、直面两大短板、把握三大优势”:破除一个误区,就是要破除“一提起天柱山就是观光游,一提起大黄山就是大旅游”的认知误区;直面两大短板,就是要直面“门票经济”和“就旅游发展旅游”两大短板,天柱山目前仍未真正跳出“门票经济”的发展阶段;把握三大优势,就是要把握“资源、区位、潜在”这三大优势。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运用市场逻辑赋能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天柱山旅游飞速发展,取得了卓越成绩,在本地乃至安庆,是一支独大,擎天一柱,但放眼望去,除了天柱山,没有其他好的“旅游+”产业支撑。旅游目的地形成条件十分有限,过夜游客很少,带动不了其他产业发展。而和天柱山对标的黄山就显得十分丰富,西递-宏村古民居、新安江,太平湖,花山谜窟、齐云山等等。因此,在“大黄山”打法中,应该和岳西、太湖、桐城深度融合,破除各自为政的小闭环,形成大天柱的大格局,用市场逻辑,通过黄梅戏这个文化主线,将各点连串起来,文旅带动、山水结合,农旅互补。打造基础旅游资源,规划差异化的旅游景点。对于潜山市而言,作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更应该深度挖掘自身优势条件,诸如开发潜水河旅游观光、浒山湖水域开发等等,布局度假型产业,提升潜山民宿整体水平,做好旅游伴手礼开发等。

二、借助资本力量促进要素耦合。要有改革开放的思维,用资源换资本,以优良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招商政策吸引民间资本,促进各要素融合发展。如,从西河大桥到白马潭一线,区位优势明显,紧邻天柱山高速口,靠近城区,沿线旅游资源十分优越,应该开发出来,结合现有的天柱山旅游度假区,打造符合国际化的旅游度假区,形成上山看景,下山度假的休闲模式。要借助资本推进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如:尝试打造国际性会议目的地等,让游客进的来、玩的嗨,吃的好,游的畅、住的美、购的多。

三、打造文化经济带和人才汇集带。黄梅戏是安徽文化标识,是安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作为黄梅戏发源地,在“大黄山”建设中,应该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度假区-野寨-茶庄等地一带,专门开辟黄梅戏文化馆场,做到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同时,开发黄梅戏有关延伸性的伴手礼,将文化渗透进去,形成独有的地标性文化元素。“大黄山”建设的未来发展,硬性的指标看资源和投入,软性的指标一定是人才,政府应有一定的政策引导,吸引高端人才汇集,助力天柱山旅游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3 政协潜山市委员会 地址:安徽省潜山市潜阳路368号 电话/传真:0556-8928211
备案号:皖ICP备11020677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221号 技术支持:炫乐网络